那天和譯友聊到翻譯時,製做專有名詞表的重要性,幾位翻漫畫的朋友說,製作專有名詞表,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在翻譯時名詞統一,即使因為某些狀況導致無法繼續接那套漫畫時,也可以提供下一位譯者參考,避免因為相同的固有名詞譯成不同的中文。
原本還在暗自慶幸在翻譯小說時,比較少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沒有翻譯系列書,所以,問題還不是太大。聽一位在譯系列書的前輩說,在翻譯系列小說時,也經常有這方面的困擾。比方說,翻到後面時,會提到之前某某人說過某一句話之類的,但要去找當時怎麼譯那句話的,根本是大海撈針。
那天和譯友聊到翻譯時,製做專有名詞表的重要性,幾位翻漫畫的朋友說,製作專有名詞表,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在翻譯時名詞統一,即使因為某些狀況導致無法繼續接那套漫畫時,也可以提供下一位譯者參考,避免因為相同的固有名詞譯成不同的中文。
原本還在暗自慶幸在翻譯小說時,比較少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沒有翻譯系列書,所以,問題還不是太大。聽一位在譯系列書的前輩說,在翻譯系列小說時,也經常有這方面的困擾。比方說,翻到後面時,會提到之前某某人說過某一句話之類的,但要去找當時怎麼譯那句話的,根本是大海撈針。
(中場休息,趁大家去吃茶點時,趁四下無人之際拍的)
那天,冒著被東吳幫的龐大勢力(我是指星期六參加東吳聚的成員)追殺的危險(不,應該說是錯過向東吳幫效忠的機會?),報了名而沒參加聚餐(不,不,我事先有向主辦人荳前輩報備),去參加了一場翻譯的研討會。
看了Zen的這篇「抱持B咖心態,熬過景氣寒冬」,這種甘願當B咖的心態,無論在各行各業都適用,當然也適用於譯界吧。
按照Zen的定義,「A咖多半代表某個專業領域的頂尖,但因為是專業的代表人物,優點也成了侷限,必須有身段、有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所以囉,A咖譯者就是那些名字擲地有聲的大牌譯者,譯者的名字成為一種品質保證,對書有加分的作用,讀者看到那個名字,就願意掏錢買書。
前幾天,有一位譯者朋友A和我聊天,談到她的一點小苦惱。
她的一位朋友小B也在做翻譯,有一次,她看了小B的譯文,委婉地告訴小B,她的譯文中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之後,小B的態度就有點怪怪的。
前輩常常告訴我們,翻譯沒有標準答案,所以,譯路上需要自己慢慢摸索,慢慢了解、體會翻譯時的標準。
最近,我發現一件事,其實,我們平時在部落格討論的很多事,其實就是慢慢釐清一些「業界標準」,或者說一些業界沒有明文的規定,還有隱約知道,卻沒有明確思考過的問題。
經常有朋友留言或是寫信給我問一些問題。
基本上,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願意和大家分享,而且有些問題是我沒有想過或是寫過的,我就會回信給對方,請他給我一點時間,等我忙完手上的工作,會寫一篇文章回答他的問題。
那天,有一位朋友在噗浪上說,在噗浪上認識我之後,才發現譯者很「生活化」,不是他原先以為的那麼道貌岸然(前半句話大致是這個意思,但「道貌岸然」這四個字,我可記得很清楚,嘿嘿)。
因為,尤其像我這種家庭主婦譯者(分不清家庭主婦和譯者這兩個身份,哪一個為主,哪一個為輔),每天所煩惱,或者說最期待的,就是家人團聚的晚餐。
之前校稿的時候,發現一件事(為什麼每次校稿的時候,感想特別多?)
把稿子列印出來比在電腦上直接看時,比較容易看出問題,校稿的效果也比較理想。最近更發現,如果列印成排版後的效果(就是像書那樣),效果更加理想(只是好浪費紙啊~~)。
為什麼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