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譯語道破 (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時候,朋友在問有關翻譯的問題時,由於往往是「斷章取義」,所以即使有人在回答後,還是會加上一句「請結合上下文」。

這並不是對自己的翻譯沒有信心,而是很多字眼,真的必須結合上下文來考慮,才能翻譯出精確的意思。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那天看到一個名詞──

バカップル。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

談到翻譯時,大家都認為,所謂翻譯,就是準確翻譯出原文的意思。
有時候我們會說,翻譯沒有標準答案,可能有人認為,這是譯者在為自己的誤譯自圓其說。
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大家在學校讀英文的時候都查過字典,同一個單字,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在閱讀和理解過程中,譯者會根據對原文的理解,取其中某一個相符的意思。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那天小獅在看卡通巧虎,我也跟著看了一下。
巧虎有一個朋友叫巧馬,巧馬留電話給爺爺時,誤寫了一個號碼,剛好是巧虎家的電話(卡通嘛,當然巧合連連)。
結果,巧馬爺爺打電話到巧虎家找巧馬,巧虎一直說自己不是巧馬,但巧馬爺爺似乎有聽沒有懂,一直對著巧虎說,叫他去車站幫忙拿東西。直到後來他們見面時,才爺爺才發現這個錯誤,就說了一句──「因為巧馬和巧虎的發音很像嘛」。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在「譯名譯名,該譯什麼名」中介紹了哈利波特中的一些譯名。
對英文譯者來說,為書中的人物取中文名,應該是很大的樂趣之一。因為可以根據角色的人物性格,用適當的中文字傳神地加以表達。
日文小說中,對人物名字或是地名的發揮空間不大。因為大部分的名字都會用漢字,但有些日本人名會在名字的部分用平假名或是片假名,這種時候,就可以小小地發揮一下。比方說,根據人物的性格或是某種特色,在名字的選擇上發揮一點巧思(不過,這通常是只有譯者和編輯自得其樂而已,讀者可能並不會注意,以為原來就是那個名字)。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那天,在皇冠出版社的網站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哈利波特6》的譯名創意過程,覺得很有意思。也許大家在看書的時候,未必認真看那些姓名的用字,其實,其中包含了譯者和編輯的用心喔。全文介紹如下:

說到哈利波特的名詞,哈迷們都不得不舉起大拇指對羅琳媽媽說聲:『讚!』整個哈利波特系列,她不知道自創了多少的英文單字,就連大英百科都得順應潮流將『Muggle』(麻瓜)這個字收錄進去。所以每個新名詞對皇冠的外文編輯來說,都是個艱難又好玩的挑戰。趁機好好跟哈迷分享哈六中的十大譯名發想過程。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前一陣子在看一齣日劇,內容描寫警方追捕連續殺人案的凶手。
我喜歡從日劇的翻譯中偷學知識,有時候一些精彩的譯法很值得借鑑。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之前介紹了一句台詞的譯法,其實那一本小說中還有另一句台詞也令人很傷腦筋。
「おひかえなすって」。
問了UFO教授,覺得教授的回答可以提供給大家一起參考,所以就po上來了。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前幾天,有朋友在留言版留言給我。
大致的意思是,他曾經在某出版漫畫的出版社當編輯,看到有些譯者將漫畫中的關西腔翻譯成台灣國語,感到有點困惑。
他認為,關西腔是一種方言,台灣國語是不標準的國語發音,並不是一種語言。所以,問我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麼處理。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之前在翻譯《背之眼》的時候,發現文中有這樣一段情節。
一個小孩子手上拿著一個鬼面具,「我」(書中的主角)猜想應該是適逢立春季節,去商店買豆子的時候,店家送的。
想了一下,還是加了一個譯註──日本在立春前一天會撒豆驅鬼祈福。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之前翻譯的一本小說穿插了很多日本傳統戲劇,有時候突然跳出來一句台詞,實在很難理解到底是什麼意思。幸虧有荳前輩的朋友UFO教授幫忙,我覺得教授的回答很詳盡,令我茅塞頓開,所以,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四谷怪談》中,伊右衛門要殺阿岩和宅悅的鬼魂時,都說了這句:
  「おのれ、迷ったのか」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英語中的人稱代名詞似乎比較簡單。
I、me、we、us;you、you(當然,在親密關係中,也有用sweet heart、honey、baby等);he、him;she、her;it、it;they、them(應該是這樣吧,抱歉,只是憑記憶寫啦,還請各位英文高手指正)。
中文應該和英語比較相近,就是你(妳)、我(或是只有一個人可以使用的「朕」?對了,還有「本人」,嘿嘿)、他(她),和你(妳)們、我們、她(他)們。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

這個問題,想問了很久。
在副詞和動詞之間,到底該用「地」還是「的」?
比方說,「他神情愉快○笑了笑」。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1) 人氣()

    經常聽出版界的朋友說,一本小說能不能賣得好,除了小說本身是否吸引人以外,封面設計、排版、宣傳……都很重要,書名當然也是其中一項不容忽略的因素。
不過,我發現很多日文翻譯小說在很大程度上,都很尊重原本的書名,可能是很多書名本身就很有感覺了吧。
比方說,就拿市川拓司的作品來討論吧。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在金聖華教授著的《齊向譯道行》中,介紹了白先勇的《台北人》在翻譯成英文過程中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甘苦。

先摘錄以下這段文字。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或許這樣的說法有幾份誇張,但這正是我目前手上這份校對稿所遇到的情況。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那天在網路上看到一篇留言,認為日文書中的標點附號只有括號、引號、雙引號、頓號和句號而已。
其實可能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喔。
就在我目前翻譯的這一頁上,就有刪節號、問號和驚嘆號,所以,並不是日文中沒有這些標點符號,而是作者沒有使用!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由於我自己的試譯經驗不多,也不知道出版社對試譯稿的處理方式。
所以,在今天「試譯像比稿」的文章,邀曾經擔任出版社編輯,目前是專職譯者的小魚發表意見。
沒想到,她不回應則已,一回應便是「好大的一塊玉」,把這麼面面俱到的留言埋沒實在太可惜,徵得小魚同意後,獨立成為一篇。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前幾天,三腳貓寫了一篇「試譯敗北=譯得不好?」。
或許說出來會遭人丟石頭,但是……我的試譯經驗真的不多。
我一直以為所謂試譯,是編輯認為這名譯者基本OK,只是要了解是否和某一本書的調性是否契合,所以,才需要靠試譯一段文字進行了解。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如果我整篇文章的內容,是寫「翻譯的訣竅,就是好像沒什麼訣竅」,恐怕會被各位憤而吐口水吧。
其實,每次談所謂翻譯的技術問題,或者說是技巧問題時,總是有點心虛的感覺,有點擔心會被人說「沒有學過翻譯理論的人,也敢大放厥詞」。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