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Zen的這篇「抱持B咖心態,熬過景氣寒冬」,這種甘願當B咖的心態,無論在各行各業都適用,當然也適用於譯界吧。
按照Zen的定義,「A咖多半代表某個專業領域的頂尖,但因為是專業的代表人物,優點也成了侷限,必須有身段、有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所以囉,A咖譯者就是那些名字擲地有聲的大牌譯者,譯者的名字成為一種品質保證,對書有加分的作用,讀者看到那個名字,就願意掏錢買書。
但既然稱為A咖譯者,當然就會「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我的意思是,在接書的時候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對某些題材的書意願不高,也就是ZEN所說的「品牌堅持」。這種時候,就是ZEN說的「便宜耐操又好用,隨傳隨到、配合度高、願意替公司(出版社)賣命」的B咖譯者的出頭天了。
B咖譯者因為「能屈能伸」,許多新鮮題材的書都願意挑戰,或許沒有A咖譯者的名氣響亮,但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就是譯稿水準囉),敬業的態度卻絲毫不比A咖差,當然成為出版社願意合作的對象。
其實,有時候即使不是A咖,也可以享受到A咖的待遇。
薇嬪的這篇「譯者重要嗎?」的迴響中,有人提到A咖就是可以在出版社開出的單書裡挑選自己想要翻譯的書,嘿嘿,我這個小咖譯者(因為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算是B咖還是C咖或是Z咖)也曾經有過這種待遇喔。
曾經有出版社說簽了好幾本書,讓我挑選認為自己有能力勝任的書翻譯(耶耶!);以前經常去出版社走動時,也有編輯拿出好幾本待發譯的書,然後我全部翻了一遍後挑選了我喜歡的書(那種開心的感覺,簡直就像走到服飾店,指著衣服說,「這件、這件,還有那件,統統給我包起來。」)當然,一方面是剛好因為我去出版社,另一方面,編輯覺得譯者喜歡的書,翻起來才更有感覺,翻譯品質也更好~!
老實說,只要有源源不斷的案子,永遠當個「耐操好用」的B咖譯者也甘之如飴~!
為了平衡報導(?哈哈),也同時介紹這篇遜成C咖的A咖,瞭解一下A咖的工作世界~
感謝傅老大特地寫了一篇譯者ABC,真是入木三分啊~
偶們是小咖到連去出版社坐坐的機會都沒有的說......
(出版社…長什麼樣子咧…)
至於本人...
每次撞牆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是個L(lousy)咖。
但我常勉勵自己要當個不屈不撓的N(嫩)咖。
希望出版社能看到我們的努力,讓我們有機會當個耐操好用稿接不完的M(猛)咖~
我可能連26個字母都排不上去,叫做no咖了吧(笑)
by快被原作者搞死,仍在校稿地獄沉淪的Tina
有關遜成C咖的A咖
綿羊;你想太多了。可能是我語氣太兇。不好意思。我的貼文只想揭露一個事實,那就是所謂的A咖常常接到的書都是得花很多時間查資料,因此生產效率就會比較差。
再者,很多A咖有省字的習慣,同樣的句子,別人翻譯起來可能十個字,A咖大有機會只剩六個字。
再加上成品完成度高,直接替出版社省掉編輯、校對、審閱的人事費用,所以用到A咖,出版社應該覺得幸福。不要再哎哎叫啦。
我倒不知道省字是A咖的習慣或可稱之為"條件"。我原本以為這應當算是個人用字"習慣"或修辭方式。畢竟要看不同文本,再決定是否該省字或加字。原本就囉囉嗦嗦的普魯斯特,省了一堆字就不算普魯斯特了。如果仔細聆聽日常用語的話,也會發現許多人說話也非如此簡潔。
但我的確也聽過某出版社稱讚某大英文A咖,說他的譯文"言簡意垓"。所以說會"省字"的譯者,對出版社來說就是能"省錢"的A咖。
突然發現,如果以譯費來論咖的話。我從A咖變成肉咖了耶!真是太神奇了!我咖的range超大,可說是毫無原則的肉咖。
嗚嗚,這個教訓就是告訴大家:要儘量跟同一家出版社合作,因為你在A家是A咖,但到了從未合作過的B家,可能又成了得試譯開始咖起的嫩咖了!
不過這對英日兩文書量夠大的譯者來說比較可能,我們這些少數種族,得橫跨好幾家,同時兼好幾咖才能養活自己這咖。
言簡意賅
只要努力成為出版社心中的好咖,
工作上就不需要太過擔心了,
因為好咖是最受歡迎的。
綿羊這篇只是在說一件簡單的道理:
經濟蕭條的現在,譯者如果可以將自己的「心態」調整成 B 咖,
不僅可以提供優良的品質,更可以度過景氣寒冬。
如此而已。強調的是接案的「心態」,而不是把已經是 A 咖的自己降格為 B 咖以求案源。
也許綿羊的譬喻有點不完善,因為必經 A 咖的人,不見得個個都在「心態」上會耍 A 咖大牌。謙虛接案的 A 咖也大有人在。因此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了。
總之,保持一個謙遜的心,真的是度過景氣寒冬而且不會怨天尤人的必要修養。
這時候又可以將鄧主席的名言拿出來囉:
「不管是A咖或是B咖,只要是會翻譯的咖,就是好咖。」
-->綿羊
其實法文已經不算稀有語種了啦。國內法文人口日漸增多,現已凌駕西班牙文,成為台灣第三大外國語了。
是否比較吃香?從事該種語文的譯者可能比較少,但相對的,該種語文的書籍或口譯等機會也比較少啊。供需一平衡之下,應該差不多吧。
工作態度認真的人才能順利混口飯吃
因為...景氣再好也沒人會發稿給混咖XD
話說回來,在贅字這一點上,我同意coucou的看法。在翻譯一些小說類的作品時,流暢度其實比有沒有贅字、夠不夠言簡意賅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們並不是活在完全沒有贅字的文字生活之中」。
而且,文字太過精簡的結果有時會造成極小的文字量傳達了太多情報訊息的狀況,如此一來就有可能造成讀者的負擔。
不過我的意思當然不是贅字越多越好,只是我覺得這中間有些時候是需要斟酌的,無贅字不見得是至高原則。有時我甚至會在小說的對白中刻意加入一兩個贅字,讓對白讀起來不那麼冷硬。
雖然身價沒那麼高,但是不用扛票房,而且戲接不完,反而過得比較輕鬆愉快
我是阿桑,阿桑都比較務實,財源滾滾來比較重要
正是出版社最樂於合作的對象囉
呵呵....
當B咖最大的好處
我覺得其實是還能享受那種邊學習邊成長邊賺錢
還能不被定型 還能多方接觸 還沒碰到自己的天花板那種自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