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中國時報》二○○八七月七日開卷 貓耳朵文
認識商周選書顧問何穎怡的人都知道,定居在加拿大的她,平時都靠MSN暱稱向朋友們報告手上的翻譯進度,例如之前,這句暱稱已經掛很久了:「你有沒有聽過一種慢性自殺,叫做翻譯《裸體午餐》…」可喜可賀的是,近來終於有了進展:「你聽說我的《裸體午餐》快要四校完畢嗎?」
貓耳朵掐指一算,何姑媽翻譯這本威廉.布洛斯(William Burroughs)的著作《裸體午餐》(Naked Lunch)已經長達兩年了,如今終將脫離苦海,我趕緊敲她道賀,也意外聽到台灣譯書史上最心酸的一頁告白…。
- Jul 10 Thu 2008 12:00
最心酸的一場翻譯告白
- Jul 09 Wed 2008 12:00
翻譯難不難
經常有人問我,翻譯難嗎?
老實說,我認為翻譯遇到的難,可能是沒有實際投入翻譯的人難以理解的。
首先,最容易遇到的就是文字難。文字難還包括很多個層次,有時候是文字意境的難,也有時候是因為牽涉到日本文化的背景問題,即使勉強查到了意思,卻不知道該如何巧妙地表達。
- Jul 08 Tue 2008 12:00
做一個讓編輯流淚的譯者
- Jul 07 Mon 2008 12:00
我不是工作狂~~
前幾天,在噗浪的時候寫了一句「激勵自己的好方法,就是讓自己變成工作狂」,結果被兩位朋友說,「妳已經是工作狂」了。
我是工作狂?
工作狂,當然不能不提緯來前一陣子播出由菅野美穗演的《工作一姐》。工作狂應該是像她那樣的人吧,為了工作,可以拋下約會中的男朋友,腎上腺素飆高,工作效率加倍……。
- Jul 04 Fri 2008 12:00
譯者百百種
- Jul 02 Wed 2008 12:00
另一個角度看「信、達、雅」
從事翻譯的人,似乎不知道「信、達、雅」,就好像有一種「輸在起跑點」的感覺?
老實說,我也是在看了一些翻譯的理論書籍之後才接觸到的。我喜歡看一些翻譯理論的書,因為覺得在實務工作中遇到一些疑惑時,眾多翻譯前輩(能寫翻譯理論書的,當然是大前輩囉)的經驗可以……像明燈照亮譯途,得以披荊斬棘(?哈哈哈)。
那天又翻到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的這本周兆祥著的《翻譯實務》中第一百一十一頁的「勿受“信達雅”的說法誤導」這一篇,提供了從另一個角度看「信達雅」,覺得可以拿來和這裡的譯者朋友分享一下,和大家一起豐富對翻譯理論的認識。在此聲明,純粹只是提供閱讀分享,並不代表個人立場。
- Jul 01 Tue 2008 12:00
七月的集思廣益版
- Jun 30 Mon 2008 12:00
譯者非理財不可嗎?
曾經有一個朋友說我是勞碌命。
因為,根據這位朋友的理論,像我這種只會靠雙手的人一輩子都不可能有錢,只有錢滾錢,用錢去賺錢,才會有「錢途」。
雖然我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我連記帳都懶,對理財這件事更是一竅不通;雖然愛錢,但對理財沒興趣,也不願意花時間,卻很羡慕會理財的人。至於銀行理專的建議,唉,總覺得他們對自己業績的關心程度遠遠超過客戶的荷包(或許是理所當然的道理),所以,面對理專說我不夠積極,我經常說:「我的投資行為是老年級的,不賺錢沒關係,但不想虧錢」,當他們搬出一堆錢越來越薄的理論,我就會說:「錢我自己賺就好,不需要靠錢來賺錢」(哈,這是說漂亮話堵理專的嘴啦)。
- Jun 28 Sat 2008 12:00
正確的稱謂語
大家常說,譯者最好能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笨人如綿羊,恐怕到死也無法達到這等境界。不過,最近趁著完成一本書的空檔,整理了一些存在電腦資料庫的內容,把一些稱謂語的內容歸納成一篇文章。
在翻譯的時候,如果可以用對稱謂語,就會讓譯文看起來比較「正規」一些。當然,也要看作品的文體而定,如果是少女小說,恐怕就不適合出現「令尊」之類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