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常有人問我,翻譯難嗎?
老實說,我認為翻譯遇到的難,可能是沒有實際投入翻譯的人難以理解的。
首先,最容易遇到的就是文字難。文字難還包括很多個層次,有時候是文字意境的難,也有時候是因為牽涉到日本文化的背景問題,即使勉強查到了意思,卻不知道該如何巧妙地表達。
還有一種文字難,就是有些作者擅長和文字「搞曖昧」,筆下的文字會讓人有「我抓不住它」的感覺。就是文字的感覺很縹緲,再加上日文中最常見的「掐頭去尾」,必須慢慢去咀嚼其中的味道,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呈現那種感覺。如果作家的文字曖昧,譯者也稀里糊塗地湊出譯文,很容易失去原書的味道。
這種文字通常出現在一些小說中的某個角色內心的獨白中,於是,就必須結合前後文的情節、內容去貫穿、思考、體會。
比方說,以下這一段。
どこへ。
さあ。
それはこれからだ。
最後這一句,就必須結合對後面內容(因為這是某本書的開頭)的理解,才能抓住正確的感覺,譯出適當的譯文。
第二種是內容難。
有些文字,明明看得懂每個字,卻無法體會其中的意思。不光是日文,在看中文的時候,我也常常發生閱讀障礙。比方說,我的手機買了有一段時間了,據說有很多種功能,但我只會用最基本的功能而已,至於那本厚厚的說明書,當然是有看沒有懂──好啦,我承認我的大腦比較挑剔,拒絕接受我不感興趣的東西(這也是我家始終沒買DVD機的原因,因為,我對機器這種東西,實在太不熟了)。
話說回來,如果接到的工作中,出現了這麼一小段屬於我「閱讀障礙」的內容,就只能逼迫自己克服障礙,絞盡腦汁去理解了。那個過程,比生孩子還難(哈,這是媽媽級譯者才能用的比喻)。
那天,看到一本書上提到主角掌握了駕馭「曲がらない車」的技巧。「曲がらない車」是什麼?難道是不會轉彎的車子?但那輛車子明明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不會轉彎的車子要怎麼上路?查了半天,才發現就是轉彎時,車子的轉彎角度會比方向盤實際轉動角度小的車子,就叫做「曲がらない車」。幸虧被我大海撈針找到這個意思,不然,還真不知道該怎麼下手哩~。
另外一種難,就是比喻難。正確地說,就是有些比喻和形容讓人很難理解「為什麼會這麼說?」
當然因為不同國家的生活、文化背景不同,使用的比喻也大不相同。這種時候,該沿用原來的比喻方式,加譯註進行解釋,還是要使用中文的形容方式,也是一種掙扎。也許有人說,當然要用原文的比喻方式囉,好吧,來舉一個例子,日本人用「寝耳に水」(睡覺的時候,水跑進耳朵)來形容「晴天霹靂」,或是用「火の車」(著火的車子)來形容生活困頓,這種情況,就很難按照原文直譯(當然,應該沒有人會直譯,只是舉一個例子)。
當然,這只是很淺顯的例子,實際翻譯時,遇到的情況當然更錯綜複雜(哈,好啦,有一點在唬人啦),有時候,真的會為了一句形容,「卡」了半天(我想起山羊之前提到的「鳥蛋藍」了,嘻嘻)。
總之一句,翻譯──難啦,但也很有樂趣。這難道也是另一種「痛,並快樂著」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