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翻譯過日子十餘載,我還有一件引以為傲的事──至今為止,我沒有被出版社倒過錢。
啊喲喲,會不會說出來之後,稿費之神就不再保佑我了?如果是這樣,寫這個部落格,犧牲還挺大的咧。
照理說,完成工作領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我也一直認為如此)。但是,經過這麼多年,我才終於發現,原來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不少譯者朋友都曾經有過工作完成了,稿費領不到的經驗。
聽他們說,有時候接稿的時候,看起來還很正常的一家公司(其實,那時候或許已經在苦哈哈的硬撐了)。但是,等到過了幾個月,手上的稿子完成,交出去之後,到了該領錢的時候打電話去一問,竟然發現公司已經倒了。遇到這種「衰事」,只能捶胸頓足,怨嘆「遇人不淑」吧。
這還不算最惡劣的,之前還聽說過有出版社惡性倒閉,然後,又以另外一個人頭,開了一家新的出版社,原班人馬換一個地方照常工作,卻把前一家公司的爛帳、稿費都甩掉了。
對譯者來說,領不到稿費時的打擊是雙重的。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柴米油鹽錢沒了著落,更令人心痛的是,自己的心血就這樣白白被糟蹋了,這種痛,恐怕會讓人傷心更久吧。
第一次和出版社合作時,不妨向熟悉出版行業的朋友,打聽一下那家出版社的風評。或者,可以親自上門去拜訪一下那家公司。
當對方說要寄書來的時候……。
且慢!不如勤快一點,自己親自殺過去(順便簽合約)。去對方的公司時,至少可以看到公司表面的狀況。否則,光靠電話聯絡,即使有討債公司上門,編輯也可以若無其事的和你談接案情況吧(這是誇張的表現手法~~)。
我曾經去過一家一人公司,就是總編輯、接線生都是同一人。(我不是對這種小型出版社有偏見,我相信有許多一人公司也可以經營得有聲有色,很有制度。我只是基於譯者自保之道的判斷,為了自己的生計著想。因為所謂一人公司,可能老闆前一天晚上突然決定明天把公司收起來,第二天公司就大門深鎖,不見人影了,譯者就只能自認倒楣,暗自啜泣)。
當時我心裡就噹、噹、噹的敲起了警鐘。但既然已經上門來拿書了,也不好意思鬼扯一通,說什麼我突然想起下個月的檔期很滿之類的,只好硬著頭皮接了下來。
幸好,那本書不算厚,大約六、七萬字左右。
翻譯完成後,一到該付稿費的時候,我就厚著臉皮打電話去催(大獅、小獅的奶粉錢最重要)。結果,對方還是拖了兩個月後,才勉強把支票開給我,而且還是兩個月後才能兌現的支票(在之前的「編輯公園」網站的討論區內發現,有不少那家出版社的受害者)。之後,我就再也沒有接那家出版社的稿子。
還有另一家公司更絕。
我和那家公司合作了有相當一段時間,他們的支票從一個月開到三個月。我也抱著出版社經營不易的想法,從來沒有微詞。
直到有一次,那家出版社的老闆找我去談合作的事,我剛走進門,就聽到一位編輯對著電話說:「對不起,我們老闆今天不在,不然我幫你留話好了。」我就知道打電話來的人一定是來催稿費的(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也遇過這種情況啊)。那家公司的稿費如果不用催的,絕對不會自動下來。
編輯掛上電話後,馬上笑嘻嘻的對我說:「老闆在裡面等妳。」
原來,老闆只是假裝不在而已!!之前,我都受騙了!!!
結果,我在和老闆談的時候,就委婉的說,我要繳房貸什麼的,可不可以請她先把之前的稿費結清(感覺自己好像……很悲哀耶),即使開半年的支票也沒有關係(夠阿沙力了吧)。
至於原本要談的合作案,我就說我會先回去蒐集資料。之後?當然就沒下文了。我可不想讓腳踏實地的翻譯工作變得好像在買樂透一樣。
那家出版社,我剛才查了一下博客來,還是有看到他們出版的書。也就是說,一定還有不少譯者正在為票期越來越久的稿費煩惱吧。
是哪一家?我不好說,不過可以有一個小提示。那家出版社在和譯者簽約的時候,蓋的章竟然是收快遞或是掛號信的藍色印章(不知道他們現在有沒有改變)。雖然我當時很白癡,根本不認為有什麼不妥,但現在回想起來,那種章應該沒有所謂的法律效力吧。
幸虧我該領的錢都領了,也幸虧沒有再接他們的案子。
譯者朋友們,加油!!
- Jun 01 Fri 2007 19:03
譯者的辛苦工作≠無價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