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經和朋友聊過,有人覺得翻譯作品中,出現「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句慣用語很怪。
因為外國人(尤其是歐美人)雖然會讀中國歷史,他們說話時也許會用他們文化中的諺語表達「說曹操,曹操就到」的意思,而不會把這句中國的諺語說出來,所以,用在翻譯作品中,就顯得很突兀。
但是,有時候真的覺得用「說曹操,曹操就到」是最適合的選擇,這句話百分之百傳遞了和原文相同的感受啊!
還有一些被視為不宜在譯文中使用的成語、諺語或是慣用語。
比方說,之前忘了在哪裡看過有人覺得歐美作品中也不適合用「拂袖而去」的成語。因為外國人「無袖可拂」,但我們現代人也不穿古代人的那種衣服,照這樣的邏輯,不是只能用在穿和服的日本人身上嗎?況且,雖然這個成語的典故出自於《三國演義》(查國語辭典),目前已經用來代表「言語不合,不滿地離去」,所以,照理說應該「成語無國界」啊,否則,是否非米食為主食的國家,都不能用「飯飽酒足」這個成語?如果認為現在「吃飯」已經代表「用餐」的意思,並非只是吃米飯而已,那麼,既然「吃飯」這個字眼可以隨著時代發展,「曹操」為什麼不行呢?
楚河漢界(楚漢紛爭時,以鴻溝為界。比喻敵對的兩方)、老生常談(出自三國演義,代表老書生的尋常言論。比喻時常聽到,了無新意的老話)……,這些詞彙真的不能用嗎?
雖然當譯者有一段時間,但這個問題我始終沒有找到答案。曾經有一段時間用過類似「臉紅得像關公」的譯文,但過一段時間又覺得還是盡量避免,所以,不得不捨棄百分之百貼近的「好詞兒」,絞盡腦汁想一個也許只有百分之八十的「安全牌」。
我知道這個問題和翻譯一樣,沒有標準答案,總是會有兩派不同的意見,但是還是想瞭解一下,大部分譯者(或是編輯、讀者)的看法是什麼?
PS當然,有些詞彙的確不適合啦。比方說,形容女子風姿綽約的「月裡嫦娥」這個字眼,用在外國人身上,好像真的不太對勁(因為老外的長相和嫦娥的感覺實在差蠻遠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