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校稿的痛苦,當過譯者的人都知道。

最近和前輩交流時,發現原來每個人校稿的方式都不太一樣呢。

比方說,有人是每天工作前,把前一天的內容看一遍,所以,等到整本書都完成後,就不需要「大手術」,只要稍微調整一下就好,相對的,也就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也就是說,每天都痛苦一點點,就不需要等整本書完成之後,水深火熱好幾天了。

不過,最近的幾件事,再度讓我體會到,校稿真的是「必要之惡」(嗯?這個成語是這麼用的嗎?哈哈)。

有一天,在看一本書,發現書裡有兩個問題。

首先,人稱不統一。日文小說中經常省略主語,所以,有時候必須加主語。那本書是用第三人稱寫的,結果中間突然冒出來幾個用第一人稱寫的句子。因為沒有對照原文,所以也不知到底是怎麼回事,但看了上下文,顯然很突兀,我在想,會不會看到原文中的「自分」,一時不察,翻成了「我」?「自分」的確有「我」的意思,但在第三人稱的文章裡,是否應該譯為「他自己」呢?除非寫內心的想法,不然,在第三人稱的敘述中,怎麼會突然冒出來一個「我」?

還有一個問題稍微嚴重一點,就是同一個物品的名字,前後的譯名竟然不一樣。我以為是兩個譯者分別翻的,但書上只寫了一個譯者的名字,所以,可能是譯者翻到後面時,忘了前面已經用過另一個譯名吧。嗯,這種情況,也曾經發生在我翻譯的小說中。作者前面寫在大阪機場為某某送行,結果到後面時,又變成在成田機場送行,我以為是我的記憶錯誤,又前翻後翻,核對了半天,才敢確定是作者一時筆誤。

校稿重新整體看一遍時,可以消除這兩大類的問題。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在校自己的稿時,就曾經發現自己犯了這種錯啊。

不過呢,百密也總會有一疏,有時候,即使自己認為已經「天衣無縫」,不對,應該說是完成度頗高,難免還是會有漏失。只能套一句之前的共識──

譯者,盡力就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