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早起來,看到美女編輯在「譯者生書」這篇文章中的迴響。她最近翻了一本大師的作品,看到某篇措詞嚴厲的評論,深感挫折。
我想,這是每個譯者都很有機會遇到的問題(雖然最好是不要啦)。
譯者一旦完成了翻譯工作,就必須接受讀者和市場的檢驗。
我個人認為,讀者的批評指正,可以分成以下幾種情況(我目前只想到這幾種)。
首先,真的是自己當時看錯了,或是理解錯了。這種情況,只能吐吐舌頭,怪自己才疏學淺。這次的教訓可以提醒自己以後在翻譯時,必須更加嚴謹的查證。如果可以的話,通知一下出版社,希望有機會再版的時候,把錯誤改過來,也算是對自己工作負責的一種態度。
其次,某些「錯誤」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有時候,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讀。如果屬於這種情況,可以找一個機會(甚至就在嗆自己的文章中回覆),表達自己之所以這麼翻譯的理由,也算是一種「平衡報導」吧。
曾經看過一篇譯評文章,把原文列舉出來後,抨擊譯者「整段話裡都沒有○○這幾個字,搞不懂譯者是從哪裡生出來的」。
譯者的工作,就是把另一種語言充分咀嚼後,用最貼切的中文表達出來。
以日文來說,經常會遇到很多不完整的句子。如果照翻,很可能會變成讀者難以下嚥的怪文章。以我個人的愚見,翻譯是一種融會貫通,某些部分當然需要保持原汁原味,採取直譯的方式。但也有一些部分需要靠意譯,而不是硬生生的把每個原文中的詞彙都搬上檯面。否則,出版社只要用一台翻譯機就可以搞定,還可以省下一筆翻譯的費用。
還有一種,就是自己明明翻譯正確,卻遭到曲解,還被大罵一頓,這是最令人生氣的。
我相信,每個譯者都願意接受別人的指正。因為,我們畢竟不是通才,不可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我們往往在翻譯的過程中,學習一個全新領域的知識。這種臨時抱佛腳所學到的知識,難免會有理解不夠深入,或是出一些差錯(這不是在自我辯解,而是就事論事)。然而,只要摸摸自己的良心,當初曾經很用心的經過查證、請教,而不是因為敷衍導致的失誤,就不必太耿耿於懷(當然,難免失落幾天)。因為,或許有更多的人認為,雖然有一點小毛病,但瑕不掩瑜,整體而言,是一部很棒的翻譯。只是,這些人沒有說出來而已。
每個讀者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看法,提出批評指正的方法有很多種,謾罵、挖苦和諷刺的方式最不能令人接受。雖然無法了解這些人的心態,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是善意的指正,不會用一些情緒化的字眼去攻擊、否定別人的工作。
相反的,如果是善意的指正,反而會令譯者感激。之前,中央大學的數學系單維彰教授指出我在《博士熱愛的算式》中,關於數學問題的錯誤時,我一方面覺得羞愧(啊,竟然翻錯了),更多的是對他的感激。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夠讓《博士熱愛的算式》這本書離完美更進了一步。
我相信,大部分譯者都有接受讀者批評的雅量。然而,當來者不善,當對方還沒有學會尊重別人時,譯者大可不必為此動氣。即使他指正的有道理,不妨默默的記下來,化為「老娘下次做得更好給你看看」的動力。
任何事都是動嘴巴容易動手難。要從別人翻譯的作品中挑出幾個毛病,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就好像我們在看選美比賽時,常常會挑剔這個女人太胖,那個女人腿太短……,其實,不需要照鏡子也知道,她們比自己漂亮多了。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有一位頗受肯定的翻譯家,受不了別人的謾罵,從此封筆,不再從事翻譯工作。結果,令很多喜愛他的讀者都為此感到惋惜。
美女編輯,正因為妳認真用心,所以,挫折感更重。但其實我認為,敬業的態度才是真正對讀者負責。況且,妳有專業的學歷背景和資歷(不像我這種半路出家的)作為基礎,妳日後的進步速度絕對是用連級跳,千萬不要因此喪失信心。
當妳心情比較平靜後,就會慢慢發現,支持你的聲音往往不太容易傳到妳的耳裡。如果妳因此失去了對翻譯、對出版的熱情,會令很多人感到惋惜(我是第一個)。
也許我們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但我們努力做到最好,努力做得更好(這像不像一句廣告詞?)。因為,大部分譯者都很用心的對待自己的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綿羊 的頭像
    綿羊

    綿羊的譯心譯意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