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譯小川洋子是什麼時候?我忘記了,恐怕有三、四年了吧。
說起來,這本《貓、大象》和我也算有一點緣份。因為很久之前,就曾經有出版社希望我幫忙審這本書(也許是因為我譯過好幾本小川洋子的關係?),但因為那時候正在忙著趕稿,因為這本書又是「非獨家審閱」的書,怕耽誤到出版社的時間,所以只能婉拒。否則,真的很想假公濟私,又有書看,又可以拿審書費(雖然審書費的行情並不高啦)。
光陰似箭(哈~),又不知道過了幾個月,就接到了這本《抱著貓,與大象一起游泳》。老實說,在動手翻譯之前,我有點緊張。因為畢竟已經相隔這麼多年,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把握住小川洋子作品中的特殊雰圍,很怕隨著歲月的流逝,我的年華老去,感覺麻木,靈魂空洞,曾有的共鳴不再,曾有的心動也消失不見,只淪為看字譯字的翻譯匠。
幸好,翻譯的時候,自認為的那種感覺又上了身,也一如往常地費力咀嚼小川特有的文字特色。她的文字特色,就是看起來簡單,譯起來難。簡單的文字後,充滿了濃濃的情緒。有些關鍵字,是和前後文的呼應,所以,譯的時候要非常的小心、非常的投入,以前常覺得是自己程度不夠(雖然這也是事實),譯她的作品特別吃力,但相隔這麼多年後,和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還是覺得譯她的作品要特別費腦力,想了一下,也許這就是文學的味道?
我一直不太瞭解,為什麼小川洋子的作品總是給人一種不真實,或者說,感覺不是發生在自己生活周遭,而是歐洲的一個小鎮,或是某個世外桃源(?)所發生的故事。從這本《貓、大象》中,我似乎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也許和她在為作品中角色取名有關,她不會取那種很日本式的名字,有時候甚至沒有名字。就像在這部作品中,只是「外祖母」、「大師」、「事務局長」……,似乎和讀者身處的世界有了區隔,然後,始終用一個旁觀者的冷靜,沿著作者舖好的路線,一邊走,一邊觀察著另一個世界所發生的事。因此,雖然感受到故事中的溫度,卻好像有一種在台下看戲的感覺,無法盡情地擁抱故事中的人物,這就形成了她作品中一種獨特魅力吧(得不到永遠都是最好的?哈哈)。
那天看到麥田出版社在臉書上貼了一段從書中摘錄的話──
棋手不需要為一些不必要的事煩惱,不必想著建立自己的風格,表達自己的人生觀,炫耀自己的能力,或是讓自己看起來更威風,這些都是白費工夫,無法發揮任何作用。因為西洋棋的宇宙比凡人大太多了,如果在意小我,就無法成為真正的棋士。要擺脫自我,超越想要贏的想法,在西洋棋的宇宙自由自在地遨遊……。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不知道有多美好。
有時候想一想,翻譯的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