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一篇「買書的自由」。



所謂「凡事有利,必有弊」。



自從踏入翻譯這一行後,看書就不再是一件輕鬆事,而成為工作的一部分。



首先,在買書的時候,不免會「功利」的想要買對翻譯工作有所幫助的書。所謂「有幫助的書」,可能是其他語系的翻譯書,也可能是中文創作的書。



因為我發現,挑對了書,真的可以讓工作如虎添翼。



我必須承認一件事,以前很少看推理小說。也許是很小的時候,看福爾摩斯的書時,常常覺得搞不懂其中的邏輯推理,很自然的認定自己「不是看推理小說的料」。



所以,幾年前,在翻譯完山崎豐子的《白色巨塔》後,編輯問我要不要接宮部美幸的《龍眠》時,我很坦白的告訴她,我怕自己搞不懂推理小說中的邏輯,沒有自信接下這份工作。



當時的編輯對我「曉以大義」後,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接下了這份工作。不過,那時候我對那位編輯說,希望可以翻譯文藝小說。不知道是否這句話在出版社內部資料上留下了「案底」,之後,就沒再接過他們的推理小說,甚至有編輯問我:「咦?妳不是只翻文藝小說嗎?」



為了避免自己翻壞一本好作品,我當下去買了當時商周(現在變成獨步了)推出的<日本推理名家傑作選>中,宮部美幸的《魔術的耳語》、《Level 7》,還有臉譜出版的《理由》(但這本到現在都還一直沒時間看,嘻嘻)。看了之後,發現──我竟然都看得懂,而且,推理小說還蠻好看的嘛(順便熟悉了推理小說中常見的用語)。



於是,我乾脆把商周的那一系列書全都扛回家了。



每次接觸到新的作家(指我已經沒有翻譯過的作家)的作品時,如果市面上已經有其他人翻譯的作品,我就會買回來看一下。一方面,可以熟悉作家的寫作風格,蘊釀一下翻譯情緒,另一方面,可以偷學其他譯者的翻譯技巧。



雖然一名好的譯者最好能夠精通各方面的知識,但畢竟大部分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對所有知識都很精通,所以,只能夠後天的學習彌補。



以前,我曾經翻譯過一本《來自彼得兔的村子》。這本書的用詞很優美,文體也屬於散文式的。於是,我就找了一些散文來看,記錄其中的佳句(好像回到了學生時代),抓到了散文的感覺後,才開始動手翻譯(雖然還是覺得自己的詞彙太少,句子不夠優美,……)。



這種因為工作的關係,需要加強某一方面的知識而閱讀,真的有點像是學生在考前「臨時抱佛腳」。真正的閱讀,當然要靠平時的累積。



平時,我在看書的時候,都會拿一支筆。如果是日文翻譯書,看到別人很傳神的翻譯,就趕緊記錄下來,或是直接在書上做記號。當然,有時候看到不夠理想的地方,也會在書上直接修改,當成是一種「作業練習」,加深印象,避免自己犯下相同的錯誤。



有時候,看到實在難以消化的句子時候,也會在書上發洩一下對影響我閱讀樂趣的譯文的不滿。不過也僅此而已啦,反正,我的書不會出我家門,最多只有大獅、小獅在看這些書的時候,覺得我修養不好而已。對了,喜歡看書的羊媽媽有時候會來家裡小住一段時間,就會嘲笑我的怪癖。



網友「變樸素的鄭小婕」(以前很花俏嗎?)在我寫的「譯得好不好,真的重要嗎?」一文的留言中,分享了她翻譯課老師教他們的一種方法──找一位好譯者翻譯的書,再買一本日文的原文書對照,就可以從中學到不少翻譯技巧(感謝分享!)。



所以,對從事翻譯工作的人來說,看書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綿羊 的頭像
    綿羊

    綿羊的譯心譯意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