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在看一些不需要花太多腦筋看的書(目的是為了看完之後,就可以清去二手書店了),昨天晚上,利用兩個小時看了一本日本知名作家寫的隨筆集。
看了之後,覺得頗失望。並不是對作家,而是對翻譯。這位作家的文筆很幽默、輕鬆(因為我接觸過這位作家),但翻譯的時候,採取了逐句翻譯的文式,顯得拖泥帶水,有時候甚至感覺很囉嗦。在日文中,那樣的表達沒有問題,但翻譯成中文時,應該「理」一下,譯出重點,讀者才不會在閱讀的時候還要想一下,作家想要表達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翻譯隨筆時,重點應該是作家想要傳達的想法、態度,而且,很多日本作家會將在某本雜誌的連載內容集成一本書一起出版,在翻譯的時候,更要顧前顧後,讓文脈統一。而且,寫這種隨筆時,往往會使用一些輕鬆的比喻、成語、諺語之類的,如果只是生硬地翻,會讓味道完全失盡。
比方說,「逃がした魚がでかい」這句話,意思是「差點可以得手,卻失之交臂的東西,往往會因為惋惜而覺得比實際更大(珍貴)」,翻成「逃掉的魚讓人惋惜」雖然很有日本味,我不知道不懂日文的人能不能看懂,即使能夠看懂,也沒了那種味道,中文裡也有類似的話,「得不到的往往覺得是最好的」,就可以對書中所描寫的心理傳達得更傳神(恕我沒辦法把情節交代清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在翻譯這種隨筆文章時,因為作家寫得很輕鬆,在翻譯的時候,更需要「重組」,讓文字讀起來更緊湊,更符合中文讀者的閱讀習慣,否則,真的會覺得這本書「沒什麼可看」(這是之前一個朋友對這本書的評論),以為作家的功力不怎麼樣,拖拖拉拉、囉里八嗦,但其實我認為譯者(翻譯得不夠傳神)和編輯(沒有選對譯者,之後也沒有盡到改稿之責)都要負責。
因為那位作家我很喜歡,所以,忍不住囉嗦幾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