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看了一本翻譯小說,也許是因為譯者經驗不足(?),導致沒有把作者的文字應有的感覺翻出來。看了五十幾頁,還沒有繼續看下去……老實說,我有點難過(因為我喜歡那位作家)。
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當接到一本超出自己能力的書時,到底該不該接呢?
也許有人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既然能力不足,當然不能接,但現實的問題,往往沒那麼簡單。
有些書「看起來容易,譯起來難」。在閱讀的時候或許並沒有太大的障礙,也沒有什麼艱澀的專業知識,感覺「很好譯」。所以,當初編輯發譯後,也覺得自己能夠勝任,但在實際開始翻譯後,才發現「原來並不好譯」。這時候,距離發譯已經有一段時間,如果把書退給編輯,怕會變成編輯眼中的「難搞譯者」。而且如果書已經排好了出版進度,編輯臨時可能也找不到有檔期的譯者。這種情況下,硬著頭皮把文字譯出來了,但作者的心血跑掉了,文字中該有的情緒、感情沒有辦法譯出來,用一句比較嚴格的話來說,就是沒有扮演好譯者的角色。
而且,在翻譯經驗不足的時候,甚至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無法勝任那本書的翻譯。在做翻譯工作之前,我也經常看日文翻譯小說,向來都只是看情節、故事的發生,不會研究譯文。這幾年,有時候隨手拿起以前看過的那些翻譯小說,發現有些譯文很怪(也就是不合格啦),知道當年的自己是怎麼「麻木不仁」,對譯文沒什麼要求,而且,我相信是因為自己瞭解翻譯後,才懂得分辨譯文的好壞。懂得分辨譯文的好壞,才能夠讓自己往好的方向進步。當經驗不足時,很可能發生「能力不足而不自知」的情況。
還有另一種情況,新人好不容易等到一本書,即使知道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可能也會想努力表現一下,覺得也許情況並沒有那麼糟。況且,每個人的心態不一樣,有些人天生對自己沒有自信,明明已經有八十分了,還認為自己不及格;有的人卻是天生的自信家,認為自己沒有成為大翻譯家只是運氣不好。所以,對自己是否有客觀評價也很重要。
也許我的觀念比較老舊,我當年在做了好幾年的雜誌翻譯和實用書翻譯後,才敢去叩那幾家翻譯小說出版社的門。我總覺得翻譯是一種「磨功」,多磨多練絕對有助於翻譯功力進步(也許別人有什麼獨家秘方),在做好充分準備後,再挑戰有難度(不一定是文字難度,而是作品的氛圍)的作品,才不至於毀了自己,累了編輯,更對不起作家和讀者。
我也曾遇過我認為沒辦法充分詮釋作者風格的作品,我和編輯商量,希望能夠另請高就,並沒有造成編輯的不快,反而對我說:「沒關係,反正不譯他的書,還有很多其他書可以譯」,之後也合作愉快。我相信當譯者誠懇地和編輯溝通,編輯也能體會譯者並不是在挑肥揀瘦,出版社也希望花版權費(有的書版權費還很貴)買回來的書,能夠找到一個適合的譯者來詮釋,而不是勉強湊出來的搭配。我相信,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對某一本作品譯得好不好,有沒有把讀原文時的感覺反應在中文上。這是一種抽象的感覺,對翻譯瞭解越深,這種直覺就越敏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