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cindy介紹了一本《因難見巧》的書,是許多知名翻譯家的經驗分享。
這幾天在看這本書時,我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喜歡看這一類翻譯理論書了。
首先,當然是因為自己經驗不足,也沒有受過翻譯的科班訓練,所以希望借鑑前輩的知識和體會,了解翻譯名家在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
雖然不同語系遇到的問題不太相同,但思考的方向往往可以參考。
而且,看過大師的經驗,精進的方法,也可以更加鞭策自己在譯途上更加努力。
其次,可以增加信心。
名家在翻譯時,也會遇到很多想破頭都不知道該如何譯的難題。比方說,余光中在談論他翻譯王爾德的劇本《不可兒戲》譯後感的這篇文章中就提到──
在翻譯過程中的難題形形色色,有的可以克服,有的可以半懸半決,有的只好放棄。
當發現名家在翻譯時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就會了解到兩種語言之間的翻譯,其實是用另一種語言盡可能貼切地表達原文中的意思,即使無法做到百分之百也不必自責。翻譯不可能百分之百,這是兩種語言、兩個不同文化背景必然會造成的落差,譯者只能努力做到等效翻譯。
余光中在這篇文章中也談到,「最難纏的當然是文字遊戲,尤其是一語雙關……有時候實在走不通,只好變通繞道,當然那“趣剋(trick)”也變質了」。
原來並非只有我們小譯者為這些問題傷神,經驗豐富、造詣很深的翻譯名家也有類似的煩惱(當然大翻譯家和我們小譯者煩惱的層次不同啦),這麼一來,就會覺得安心不少啦。
最後一點,就是在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後,遇到有一些之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就可以解釋得更加透徹。比方說,我覺得以下兩段話就很受用。
師承傅雷,翻譯了《紅與黑》的羅新璋對於翻譯有「譯事三非」的創說。所謂三非,即「外譯中,非外譯“外”;文學翻譯,非文字翻譯;精確,非精彩之謂」。
余光中談到他做譯者時謹守的一個原則:
要譯原意,要不譯原文。只顧表面的原文,不顧後面的原意,就會流於直譯、硬譯、死譯。最理想的翻譯當然是既達原意,又存原文。退而求其之,如果難存原文,只好就逕達原意,不顧原文表面的說法了。
所以,有時候把譯文和原文相對照,或許「長」得不太像,初學者可能會質疑──翻錯了?但有時候往往是譯者在對作者的整本作品融會貫通後做出的最好詮釋,最符合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