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湯歌劇》這本書時,看到封面腰帶上的文案「一部描寫一個屋簷下的單身女人,和兩個男人之間綻放出愛情花朵的長篇小說」,乍看之下,還以為這是一部描寫一女兩男三角戀情的故事。
《湯歌劇》的作者阿川佐和子曾經當過新聞主播,目前身兼數職,除了是作家、散文家以外,更是經常出現在電視節目中的主持人。
阿川佐和子從小就喜歡小孩,最大的心願是成為家庭主婦,曾經相親不下三十次,至今仍然單身的她,有不少散文作品都是談論結婚的「自虐性」題材。
她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和同樣過了適婚年齡的日本女演員檀文,以言詞辛辣的書信方式撰寫了好幾本散文著作,其中《這麼說,那麼吃》獲得了講談社散文獎。
出人意料的是,阿川佐和子是日本文壇老將、曾獲獎無數的阿川弘之的女兒,她小時候並不喜歡閱讀,作文也從來不曾受到稱讚,曾經令她對自己的寫作能力感到自卑。然而,她的第一部小說《梅子》不負眾望,不僅獲得了坪田讓治獎,更被拍成了電視劇,在文學方面的成就絲毫不比她父親遜色。
喜歡下廚,對廚藝相當有心得的阿川佐和子不僅寫過以料理為題材的散文,第一次在文藝雜誌上連載《湯歌劇》這部連載小說時,也是以「湯」貫穿了整部作品。她的作品筆調令人感到親切,經常穿插有關料理的描寫,被認為是一位「可以把料理寫得令人垂涎三尺」的作家。
日本的書評家認為,《湯歌劇》(soup opera)的書名應該是模仿「肥皂劇(soap opera)」而取的名字。事實上,整本小說的翻譯過程也像在看連續劇般輕鬆愉快。

故事在煮雞骨湯的場景中拉開序幕。
三十五歲的「我」──露依──和從小養育她長大的姨媽「藤姨」住在世田谷郊區的一幢木造房子內,因緣際會之下與六十多歲的奇怪畫家「湯尼」和三十歲的雜誌編輯「康介」同住一個屋簷下。
正如書名,「湯」的主題貫穿了整本小說,當素昧平生的三個人同居時,「我」和其他兩人約定「下廚值日生每天都必須煮一道湯」,而每日必備的「湯」也使原本非親非故的三個人在相處的時候格外融洽。
從藤姨從小煮給「我」吃的雞骨湯,到藤姨特別傳授的「酸辣湯」,湯尼拿手的「洋芋冷湯」,隨手煮的「小黃瓜蕃茄清湯」,以及在初次認識康介時令「我」驚艷的「水蜜桃冷湯」……,每一道湯都令人垂涎,令人食指大動。
如果說,這部小說是一道湯,那麼除了「我」、湯尼和康介這些「主料」以外,書中的每一個配角──晚年才陷入熱戀的藤姨、個性古怪的戀愛小說家、肉店老闆、有同性戀傾向的法語教授……,都成為煮出一鍋好湯的絕佳配料。
作者在小說中也運用了大量食物做為比喻,恰到好處,妙不可言。藤姨生氣的時候,「好像即將爆開的熟透蕃茄」;當「我」被裹緊在被子裡的時候,就像是「被保鮮膜包得緊緊的茄子」。還有,還有,作者還用「酸梅」來形容一個人的表情(我很努力的在想像到底是怎樣的一張臉)。
小說的核心,當然就是兩男一女之間的互動,雖然不是我原先以為的三角戀情,卻也充滿了緊張刺激和懸疑。無論是「我」和康介之間,還是湯尼和「我」之間,都是一種說不清的愛的形式。借用湯尼在書中說的一句話,「曖昧很重要。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什麼事都一清二楚。」
無論是哪一種愛,愛在曖昧不清時最美麗。
因此,故事也在他們曖昧不明的微妙關係中繼續發展,即使到了最後,謎團似乎解開了,又似乎越發捉摸不透。其實,無論是哪一個答案,都只是讀者的「自由心證」。
不過,正如書中重複提了兩次的這段話所言:
「人和人的相遇,即使沒有產生戀愛情感或是其他特殊感情,無論相處的期間是長是短,都可能成為人生中無法取代的邂逅。」
今天你的心情怎麼樣?
是否需要《湯歌劇》帶給你一份溫馨感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