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895.JPG

這幾天又在思考譯註的問題。

之前和幾位編輯和譯者朋友在聊天時,發現有些出版社比較喜歡譯註詳細一點,為讀者提供貼心(?)的服務,也有的出版社並不喜歡譯註,尤其是對於小說類的作品,認為譯註能免則免,非要譯註,也應該設法融入譯文中。

但之前也曾經有讀者反應,並不喜歡譯註,不光是因為影響閱讀流暢(這個問題,似乎可以藉由把譯註放在頁末加以解決),而是認為書中增加那麼多譯註,簡直是看不起讀者的閱讀能力。

這感覺就像吃螃蟹,有人喜歡自己剝螃蟹,覺得自己剝殼吃到的肉才香;但也有人喜歡別人剝好螃蟹肉,覺得這樣省事。這種感覺可能和讀者看到譯註的感覺差不多吧。

在翻譯的時候,要力求做到等效翻譯──譯文對中文讀者所產生的效果,應該與原文對原文讀者的效果相同,在寫譯註的時候,是否也可以考慮用這種方式呢?

比方說,當原文中談到一些日本文化中特有的人、事,比方說,日本的合掌造建築(因為剛好在寫這個譯註)、北大路魯山人(日本藝術家)這些內容,大部分日本讀者或許一看就知道是什麼,但對中文讀者來說,如果不解釋一下,或許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進而會影響對原文的理解。

就好像我們經常以「林志玲」作為美女的象徵,但外國人並不知道「林志玲」這個名字代表的是什麼,如果中文的小說中出現類似「她是法律界的林志玲」之類的比喻,或許就要加一下譯註,否則會影響對整體內容的理解,誤以為「林志玲」是殺手的代名詞之類的,哇哈哈。

那麼,如果提到日本以外的其他國家的事,比方說,歐洲的知名畫家之類的,是否就可以不寫譯註?梵谷、畢卡索之類的大家都知道,當然不必加譯註,但其他名畫家(或許對畫畫不熟的人不太瞭解),是否可以考慮不必寫譯註呢?因為既然原文中也沒有特地解釋這個畫家的其他資訊,譯文是不是也不必畫蛇添足?(當然,為了避免畫家的名字有不同的譯法,或許可以附上原文)

其實回想起來,我們在看中文創作的小說時,也不是對文中的每個字眼都知道,真正有興趣時,就會自己去查資料,這也是一種閱讀樂趣,不是嗎?

ps.文章的標題好像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綿羊 的頭像
    綿羊

    綿羊的譯心譯意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