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借了一些翻譯的書籍來看,其中有一本談論類似翻譯人員工作守則之類的內容。
其中有一篇提到,專業譯者不得故意降價搶走別人的客戶,也不可以收取低於業界行情的報酬,不應承擔無報酬的工作(除福利事業或國家緊急情況)。
當然,這是指「專業譯者」的工作守則,但專業譯者的定義是什麼?
是靠翻譯吃飯、養家糊口的算是專業譯者(那好像應該算是專職譯者)?還是必須在業界有一定的地位才算(那就只有幾個大牌譯者囉)?或是譯作累積到幾本以上才算?
先不管這麼多,姑且把有接稿領翻譯費的譯者都歸為這一類吧。
其實,我剛踏進翻譯這一行時,根本不知道所謂的行情價。雜誌社交給我稿子,然後告訴我他們的計價方式,我就低頭劈哩叭啦開始翻譯,完全沒有討論稿費價格的空間。那家雜誌社似乎也沒有因為我是新手而壓低我的稿費,當然,之後也沒有升過稿費,反正,接他們家的case,就是統一價碼(吧?至少是我的稿費「始終如一」)。
之前聽一些譯者朋友說,在他們踏入這一行之前,學長、學姊會叮嚀他們,不要接價格破壞行情的case。當初我完全不知道所謂的行情價,就這麼稀里糊塗地接了,也這樣一路做了十幾年的譯者。
到底什麼是行情價?
之前發了一篇文章後,才知道即使同一種語言,翻譯費的價碼差距也很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三倍!所以,以低價接稿子的人,都是破壞行情嗎?剛踏入這一行的譯者,譯文的完成度不高,編輯需要修改的部分比較多,也許拿到的稿費就會比資深譯者低。只要譯者自己能夠接受,應該不是問題吧。況且,新手不願接低價碼的稿子,永遠都不可能成為「老手」。這就屬於破壞行情的行為,會破壞整個譯界的秩序嗎?(還是說,新手譯者不受此限?)
另外還有一點疑惑,就是故意降價的問題。或許是我孤陋寡聞,但和出版社配合時,幾乎很少有譯者會自行降價,通常都是出版社方面提出降低稿酬的要求,看譯者是否能夠接受。如果是合作已久的出版社,譯者通常不會太計較,這樣算不算「降價求售」呢?而且現在經濟不景氣,連綜藝界主持人都「降價求售」,譯者如果這麼做,算不算破壞行規呢?
以前做口譯時,偶爾會遇到業者殺價,說什麼我們合作這麼多次,可不可以算便宜之類的。相對的,出版社就比較不會有這種問題,我到目前還沒有遇到出版社對我說,我們已經合作了十本書,可不可以降價表示一點誠意。相反的,口譯的時候不會有業主主動加價,倒是出版社的編輯曾經主動幫我調整稿費。看來,還是出版界比較溫暖(純屬建立在個人經驗上的個人感受)。
突然想到,寫那本「翻譯人員工作守則」的是香港一位很資深的譯者(也是老師),難道是香港的翻譯環境比台灣更理想?
這篇文章裡有好多個問號,我不是在質疑那位作者,而是我真的對這些問題充滿疑惑。(不知道翻譯課的時候,老師有沒有教類似的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