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三腳貓寫了一篇「試譯敗北=譯得不好?」。
或許說出來會遭人丟石頭,但是……我的試譯經驗真的不多。
我一直以為所謂試譯,是編輯認為這名譯者基本OK,只是要了解是否和某一本書的調性是否契合,所以,才需要靠試譯一段文字進行了解。
如果和編輯想要的感覺完全符合,當然就可以順利接案;如果稍微有點差異,或許可以在編輯的指導下加以修正後,翻出編輯滿意的效果。如果譯者的譯文和編輯的要求相差十萬八千里,當然就「謝謝,再聯絡」囉。
看了三腳貓的文章後,我才發現,原來有時候出版社會同時請多位譯者翻譯後,大家「比稿」,挑選最理想的譯者。
是這樣嗎?!(小工,我連這種問題都沒搞清楚,當然不可能是什麼「大咖」,而是「肉咖」)
美女編輯、Scott、小魚,還有孟小姝、阿拉(哈,統統被我出賣了),以及其他不願公佈姓名的編輯朋友,你們是否願意在不洩露業界機密,不讓你們難做人的情況下,告訴我們一下內幕啊。
在「比稿」的時候,除了譯文力求準確以外,怎樣比較能夠獲得青睞?
試譯稿交得最快?
態度很誠懇?
還有還有,如果曾經譯過相同類型的書,是否會有加分作用?
試譯多少字,才能做出判斷(聽說有人試譯好幾千字耶)?
各位編輯大人,指點一下迷津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