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逛網路的時候,看到一位喜歡看外國作品的讀者提到,喜歡看國外的小說,但礙於語言能力,只能看翻譯成中文的作品。
在看英文翻譯小說的時候,往往因為複合句的關係,結果,翻譯出來的句子就變得很長,說得誇張一點,看完前半句,再看後半句的時候,已經忘記前半句在說什麼了。
至於日文翻譯書,總是看不太懂。雖然都是中文,但常常看得很迷糊。這位讀者還貼心的分析了或許是因為不同民族的關係,所以想法有差異,有些表達方式也很跳躍,用的比喻也很難理解。
這倒是譯者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譯者經常陷入的矛盾。
日本有一位很暢銷的作家叫中谷彰宏,台灣的出版社也出版了不少他的作品。剛才查了一下博客來,總共有四十八本。
從他的作品書名《減少少奮鬥三十年的五十個想法》、《帶來好運的一百個小祕方》、《客滿的五十六種方法》、《管理人不可不知的五十守則》……就不難發現,他的許多書都是條文的形式。
在翻譯他的作品時,如果「忠於原味」,很可能就會出現像前面那位讀者所提到的,看得很迷糊、表達很跳躍的情況。
不瞞各位,在我還是菜鳥的時候,曾經翻過他的書。結果,出版社的總編說,這樣的譯文不行。我就請教他們的日文編輯,該如何處理。日文編輯告訴我,只能「添油加醋」,結合自己的解讀,使譯文成為容易理解的中文。
當然,一方面是因為我當時經驗不足,所以不懂得理想的處理方式。雖然我現在不再翻譯中谷彰宏的書,但我想要問的是,遇到某些從A直接跳到C的原文,在原文的世界中,因為風俗民情,或是其他的因素,可以很順暢的理解,但如果翻譯成中文,讓人有看沒懂,甚至過不了編輯那一關時,允許「添油加醋」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