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譯語道破 (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中文的世界比較重視親戚關係,所以,親戚關係分得很細。叔叔、伯伯、姑姑、嬸嬸……,任何關係都可以一目了然(雖然經常會搞得頭昏)。
日文中的親戚關係的稱謂似乎比較籠統,在翻譯的時候,卻要特別小心。所以,有時候需要翻譯到很後面,才知道到底是什麼關係。很可能發現譯成「叔叔」的人,其實是「舅舅」!
比方說,在日文中的「おじいさん」包括了爺爺和外公,「おじさん」同時代表舅舅、叔叔、伯伯、姨丈、姑丈……,至於「いとこ」,範圍就更廣了,包括了表姊、表妹、表哥、表弟,還有堂姊、堂妹,堂哥、堂弟,或是其他我還沒搞懂的關係。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文末有新內容連結~~~
很巧的,好幾位謙稱是新手譯手的朋友都問我,要如何才能改善編輯認為他們「譯文不夠順暢,不夠中文化」的問題。
這是每位譯者都會面臨的問題,而且,翻譯的過程是經驗的累積,就是在不斷的,努力的使自己的「譯文」更加順暢,更加中文化。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在精通日本演藝圈的Tina家(各家編輯朋友,如果有日本藝人寫真書或是有關日本演藝界方面的書,可以優先考慮她喔)閒逛,看到這篇《HERO電影版字幕翻譯》的文章。
(經她這麼一寫,害我也好想看《HERO》,實際觀察一下。不過,大獅小獅說要看《蜂電影》。哼,算了,反正上次去礁溪的時候,已經看過電視的特別篇了。)
雖然同樣是翻譯工作,但我發現在譯界中,也是隔行如隔山。之前在山椒魚的網站(就是我右下角連結的「@#$%東京生活」網站,哈,懶得轉換日文,山椒魚大哥,請見諒)中,看到他很久之前寫的一篇介紹日本電影字幕翻譯的文章。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力邀曾經在字幕界闖蕩過一段時間的小工寫一篇有關字幕翻譯的文章,結果,小工大筆一揮(好像沒用筆耶,但難道要說「鍵盤猛敲」嗎?看來,詞彙也要跟上時代的發展),一發不可收拾的寫了三篇。
前兩篇,已經在「字幕的學問」中連結過了(光頭老師還彙整了各家有關字幕的文章,有興趣者,可去老師家看看)。
這一篇「小工的字幕翻譯心得──給新手的幾點建議」,寫得更棒,所以,想獨立成一篇,另外介紹(不然,同時連結兩、三篇,可能會影響各位的閱讀興致,浪費了一篇好文章),但因為這幾天忙著趕稿,結果,大家都去小工家開派對了,我的連結文還沒寫好(汗顏)。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之前有人問起字幕翻譯的問題。
我雖然有翻譯過幾次卡通的錄影帶,但……實在沒有經驗可談。
剛好看到光頭老師出賣小工有做過字幕的經驗,立刻情商精通十八般武藝的翻譯小工介紹一下她翻譯字幕的「血淚史」(?),因為她的經驗實在太豐富,需要分多次分享,目前只完成首部曲,請各位想做字幕、正在做字幕的朋友去看看囉。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看到一則新聞,美國南加州的森林野火燒不停,消防人員疲於奔命,為了擔心民眾生命受到威脅,已經有二十五萬民眾趕緊撤離(有一位記者報導自己家被燒燬的場景,真令人鼻酸)。
新聞中採訪了不少電影明星,約翰屈伏塔、珍妮佛安妮斯頓……,因為,他們的豪宅受到威脅。但是,為什麼沒有威爾史密斯、喬治克魯尼和小班呢?(啊,不應該在人家美國森林大火時,只顧著看明星,sorry,sorry,希望加州大火可以趕快被撲滅)。
電視也採訪了阿諾。當然是因為,他是加州的州長囉。在他談話時,看到新聞畫面的翻譯字幕寫著,「因為我們有很強的風勢,我們有乾燥的天氣,還有無懈可擊的……(忘了是什麼字眼,是說造成火災的大自然原因)」。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某天下午,無聊的用遙控器轉台時,剛好轉到HBO,正在播珍妮佛安妮斯頓演的一部電影。據說那個男主角就是文斯范恩,所以,那部片子應該是《同床異夢》吧。
我看到的那一幕,剛好是安妮斯頓和男主角吵架後,男主角跑去酒吧,和酒保聊天。
其中,酒保說了一句話,原意是:「我又不是可倫坡(哈哈哈,可倫坡,我現在終於認識你了)。」字幕上寫的是「我又不是大偵探。」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網路上對於翻譯小說譯文的討論,通常會有兩種不同的意見。
許多讀者認為,通俗易懂的中文譯文,有助於增加可讀性,否則,讀者很可能拒絕接受那些難以下嚥的文字,根本不想看完全書。
也有人認為,讀者所讀流暢的中文,只不過是譯者的重新加工(流暢的譯文什麼時候也變成一種錯?)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 Oct 15 Mon 2007 12:00
  • 錯字

那天在aNobii網路書櫃上看到讀者對綿羊以前翻譯過的某本書的評語,竟然是找到其中有六個錯字(冷汗)。
老實說,看到那幾個錯字,其中有兩個是新發現(因為,我到現在才知道,原來是「喜孜孜」,不是「喜滋滋」,雖然google中有一大堆人都在用「喜滋滋」,但教育部的國語辭典裡只有「喜孜孜」和「樂滋滋」,卻沒有「喜滋滋」),另外的四個,還真的會覺得「咦?這個字我會寫啊!」當時怎麼會打錯了,而且後來也沒看出來。那本書的責編說,她不僅自己看過,還找別人看過,沒想到,還是有漏網之魚。可見譯者的有心、無心之過有多少。唉~~~都是我的錯~~~(捶胸)
這令我想起宅男史考特在他的網站針對某書列出的「勘誤表」一文中曾經提到,在他找到的十三個錯,和另一位喜歡抓錯的高手抓到的錯,竟然只有兩處相同,他得出的結論是──大家都有盲點,更凸顯重複校對的重要性。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首先聲明,本文並不是在討論原汁原味的譯稿比較優秀,還是本土化翻譯更高一層樓的問題。
中秋節假期,翻了幾本書(不要誤會,不是翻譯了幾本書,而是沒有逐字推敲的翻閱了幾本書),再度體會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不同的出版社對「中文化」(之前看到翻譯小工用了翻譯「本土化」這個字眼,覺得很妙,趕緊偷來做標題)的要求真的很不相同。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那天,看到一篇文章,談到菜名的翻譯。
中國的菜名也是一門藝術,有不少菜名還源自歷史的典故。比方說,貴妃雞、東坡肉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許多南方菜都喜歡取一些吉祥的名字,比方說,「花好月圓」、「永浴愛河」,根本無法從菜名了解到底是什麼菜。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看過日文的人都知道,日文中有許多漢字。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在冬陽先生的部落格「推理評論場」看到一篇譯筆好不好,誰知道的文章。

身為譯者,經常會思考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問題,中文閱讀順暢和翻譯品質是否能夠畫上等號?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在某一期間的譯者簡介中,常常這麼介紹自己:


綿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